新加坡家办新规调整|资本市场服务豁免门槛将提升

首页    亚太区域    新加坡家办新规调整|资本市场服务豁免门槛将提升
近日,新加坡金融管理局(MAS)宣布了针对家族办公室的新规:新加坡家族办公室在申请税务奖励时,须提交的申请都必须附有MAS指定的专业筛查服务商提供的筛查报告。这一举措旨在加强家族办公室的合规性和透明度。此外,部分相关政策更新也定于2025年1月1日正式生效。
目前新加坡拥有三类家办,分别被称为13OA、13OB及13U。命名均来源于新加坡Income Tax Act 1947法案第13O/13U条的规定。其中13O条又分为情形1(Senario 1)和情形2(Senario 2)。一般将13O条法案情形1对应的家族办公室称为13OA或13O;情形2对应的则称为13OB(由于需要挂靠持牌资产管理公司,也被称为小家办);对应13U条的家办则被称为13U家办。
它们的申请条件与新规调整各不相同,其中13OA资产管理规模门槛为2000万新币;13U为5000万新币;13OB为500万新币。本篇文章主要介绍家办政策的调整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,供大家参考。
政策更新,监管升级
 

增加筛查报告

此项政策修订生效于2024年10月1日。

 

所有家族办公室在提交税收豁免申请时,必须提交一份由指定服务商出具的背景调查报告,确保家族办公室与任何负面信息(如洗钱、逃税等)没有关联。

根据监管局的预估,报告约需两周完成,报告日期起一年期有效。筛查报告需提供以下信息:

基金载体(申请主体);

单一家族办公室(SFO-家办管理公司);

基金载体和 SFO 的受益人、股东和董事;

受益人的直系亲属;

SFO 的高级管理人员和投资专业人士;

为受益人财富来源做出贡献的个人和公司;

如果基金载体的结构为信托,则为信托的委托人和受益人。

MAS指定的6家专业筛查服务商分别为:

Avvanz Pte. Ltd.;

BDO Advisory Pte. Ltd.;

DC Frontiers Pte. Ltd.;

Ernst & Young Advisory Pte. Ltd. (安永);

KPMG Services Pte. Ltd. (毕马威);

PricewaterhouseCoopers Professional Services Pte. Ltd.(普华永道)。

 

筛查报告中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:

申请基金的历史财务表现

管理团队成员的背景调查;

资金来源的合法性审核营;

潜在的法律和合规风险评估。

取消限制条件(2项)

下列两项政策修订生效于2025年1月1日。

 

第一,以往13OA申请时要求家办结构中基金公司的基金尚未运营,这一规定不利于已投资于新加坡的申请者。新规不仅取消了“基金自成立以来尚未运营”这一限制条件,且补充说明以下3种情况亦不属于基金提前运营:

投资入库(warehousing of investments);

运营前已设立银行账户;

申请前将资金临时存入存款或货币市场工具。

其次,以往13OA申请时需提交投资策略以说明家办将如何运营,且获批后只能采用已获批的投资策略。但投资是灵活的,投资策略可能需随市场情况产生调整。因此,新规取消了“只能采用已获批投资策略”这一限制条件,但强调如投资策略有变化仍应及时向MAS申报。

 

对于130B调整投资明细(3项)

 

此项政策修订生效于2024年10月1日。

 

 

资产管理规模(AUM)明细要求变更:此前无明确要求,而新规明确规定每个财年年终符合指定投资(DI)的资产管理规模不少于$500万新币。

 

职业投资人(IP)明细要求变更:13OB基金公司由持牌基金管理公司(FMC)直接管理(如富美),现仍对申请者的家办公司无职业投资人要求,可为自己家人申请工作准证,但托管的基金管理公司需至少有2位符合以下3条要求的职业投资人:

 

具备相关的正式工作经验或学术资格,个案中在管理个人财富方面经验丰富也可;

受雇任投资组合经理/分析师/交易师,收入超3500新币/月;

在整个激励期内均为新加坡税务居民。

 

商业支出(BS)明细要求变更:首先,由商业总支出(TBS,不限本地)变更为本地商业支出(LBS)。另根据家办的资产管理规模,商业支出的明细有相对应的总支出要求。

 

资产管理规模<2.5亿新币时:每年本地支出需要达到$20万新币

2.5亿新币<资产管理规模<20亿新币时:每年本地支出需要达到$30万新币

资产管理规模>20亿新币时:每年的本地支出需要达到$50万新币。

 

 

单一家办的合规要求

 

单一家办在新加坡开始运营的14天内,必须向MAS报告并提交一份由新加坡律师事务所出具的法律意见书,以证明其符合新的豁免许可规定。

 

具体合规要求如下:

 

报告与通知:在新加坡运营的单一家族理财办公室必须在开始运营后的14天内向MAS报告,并提供一份由新加坡律师事务所出具的法律意见书,确认其符合新的豁免许可要求。

账户管理:单一家族理财办公室需在受MAS监管的银行开设银行账户,并提供银行的年度报告,确保其金融活动透明并符合金融合规要求。银行账户信息需要提交给MAS并每年更新。

指定联络人:家办必须指定一名直接雇佣的新加坡居民作为联络人,确保监管机构能够及时沟通。这一要求确保了家办在新加坡的合规性,同时为MAS提供了与家办沟通的稳定渠道。

 

这些新规监管重点更加明确,单一家族办公室面临更加严格的合规要求。体现出新加坡对建设更健康金融环境的决心,以及对更多优秀投资人发出的诚挚邀请,增强家族办公室的本地经济参与度,并确保其运营符合新加坡的相关规定。

 

新加坡财富管理市场规模持续增加

 

新加坡金管局发布的《2023年新加坡资产管理调查》显示,2023年,新加坡的资产管理规模增长了10%,达到5.4万亿新元(合4.1万亿美元),比亚洲的资产管理规模增长更快。其中,来自境外的资产占比77%,89%的资产管理规模投资于新加坡以外。

 

图1:新加坡管理资产规模变化趋势(2018-2023)

 

由于家办税收优惠门槛的提高,以及反洗钱措施导致家族办公室审批时间被延长,2023年资金净流入显著放缓。数据显示,2023年,新加坡资金净流入1930亿新元(1465亿美元),低于2021年的4480亿新元和2022年的4350亿新元。反映了资产管理公司在筹集资金和管理资金方面面临的挑战。

 

图2:新加坡基金规模资金净流入(2018-2023)

 

相比而言,截至2023年末,香港资产及财富管理业务的管理资产按年上升2%至31.19万亿港元(3.99万亿美元),2023年录得3890亿港元(500亿美元)的净资金流入,存量和增量均不及新加坡。其中,源自非香港投资者的资产达19.36万亿港元,占资产及财富管理业务的64%。

 

从资产净流入来看,尽管2022年以来新加坡提高了单一家办税收优惠门槛,但是对高净值人群的吸引力依旧不减。BCG预计新加坡2023年至2028年间财富管理规模将以每年8.5%的速度增长,快于任何其他全球财富中心。

【免责声明】本文所刊发的文章及观点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瑞啟國際不对其准确性提供任何保证,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之用。本声明使用于瑞啟國際全部原创及转载文章,解释权归瑞啟國際所有。

 

 
编辑|Kiko
审校Claire

 

 

 

2025年1月13日 11:39
浏览量:0
收藏